简介

法国大革命及随后的拿破仑战争改变了欧洲的面貌。拿破仑的入侵也成为瑞士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6世纪以来,法国和瑞士联邦关系密切。在此期间,瑞士的许多州都为法兰西国王提供 雇佣兵。在1792年8月发生的 杜伊勒里宫 暴动事件中,许多瑞士卫兵为阻止愤怒的人群进入王宫而被杀死。这次屠杀令瑞士感到非常震惊。为纪念这些战死的瑞士卫兵,人们在琉森修建了一座纪念碑 (狮子纪念碑)。活跃在法国的不仅仅是瑞士的军队。作为一个文化中心,巴黎一直吸引着各种各样的瑞士人,其中很多人都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在法国,最著名的瑞士革命者是来自纳沙泰尔的让-保罗•马哈 (1743-1793年), 他自1777年起就生活在巴黎。马哈创办了革命报纸"L'Ami du peuple" (人民之友),还是巴黎国民议会的成员。正是国民议会于1793年决定处死法国国王。1793年7月,马哈遭到谋杀。
" 有人报告说杜伊勒里宫外的广场上聚满了人群。(…) 接着传来消息,瑞士卫兵已经向暴徒开火,战斗已经打响。(...)。房子里的女人是我们的信使。是她们给我们带来消息。(…) 一名妇女报告说国王的宫殿着火了。(…) 我的妻子从市场上回来,说人们正拖着残缺不全的瑞士人尸体在游街。人们一见到被残杀的瑞士士兵的尸体,就大声高喊: „哈哈,干得好,干得好!“." 选自瑞士军官J.B.古德于1792年9月3日写给兄弟姐妹的信。

法国的占领

法国大革命宣扬的自由、博爱和平等等新思想在瑞士的许多地方都受到热烈欢迎,特别是在臣服的领地。18世纪90年代初期,这些臣服的领地出现了零星 反抗当局的动乱
不过,在1797年之前,法国大革命并没有对瑞士产生重大的影响。最初,法国小心翼翼地吞并瑞士的部分地区——1793年,法国占领了属于 巴塞尔主教辖区的部分边境地区。1797年,拿破仑将格劳宾登的臣服领地瓦尔泰利纳并入了新的奇萨尔皮尼共和国(现在是意大利的北部 )。
1798年1月,沃州在拉阿尔普(Frédéric César de la Harpe)的带领下请求法国帮助赶走统治他们的伯尔尼人,这给了法国进入联邦领土提供了借口。伯尔尼是唯一一个武装抵抗法国的州,虽然最初取得了胜利,但是伯尔尼军队最终于1798年3月 在格劳侯尔兹战役中被打败。伯尔尼的失败标志着旧联邦的终结

海尔维第共和国

法国废除了所有现行的政府和机构,对瑞士领土进行了彻底的重组。


瑞士的革命者在法国的支持下为 中央集权的海尔维第共和国起草了一部宪法,并于1798年4月生效。各州(以前是独立的国家)降级成为行政管理单位,并按照法国行政区划的边界重新划定。在"海尔维第"时代,新创建了莱芒、奥伯朗特、阿尔高、瓦尔德施泰腾、森蒂斯、林特、图尔高、贝林佐纳、卢加诺、雷蒂亚、巴登和弗里克塔尔州。 日内瓦、牟罗兹和包括比尔在内的汝拉成为法国的一部分;纳沙泰尔依然归普鲁士所有,不再与瑞士有任何联系。统一国家的首都最初设在 阿劳
各州、臣服领地和公共领地之间的差异被取消。联邦议会被间接选举的两院制议会以及发挥政府职能的5人理事会取代。
尽管政府在瑞士手中,这个国家依然被迫接受法国强加的不受欢迎的法令,包括允许法国军队驻扎并为其提供给养,还允许法国军队将瑞士作为 运输线路使用。
瑞士被迫与法国签署结盟条约,打破了传统的中立原则
海尔维第共和国按照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构想发展,打破了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旧统治体系。新的共和国以三权分立为基础:

· 立法 (议会)
· 执法 (行政)
· 司法 (解释法律)。

相关链接